4月4日,校(院)《深耕红色学府责任田 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走深走实——云南省委党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概论〉》一文被《学习时报》全文刊发。
全文如下:
深耕红色学府责任田 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走深走实
——云南省委党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概论》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云南行政学院)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深刻阐明了党的建设的根本原则、重大使命、科学布局、价值追求、重点任务,集中体现为“十三个坚持”,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党建篇”,为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根本遵循。党校不是一般的学校,是党的学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概论》,要求我们深耕红色学府责任田,在政治建设上严要求、作表率,在政治言行上高标准、作示范,在主业主课上履好职、尽好责,奋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走深走实。
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的重大贡献。伟大时代孕育伟大思想,伟大思想引领伟大征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集中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时代党的建设规律的深邃思考和科学把握,蕴含着对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深刻洞察,饱含着对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实践智慧,彰显出强大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
从理论贡献看,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围绕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一重大时代课题,提出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方针、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等一系列原创性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讲出了经典作家没有讲过的新话,回答了前人没有回答过的课题,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提升到新的高度。从实践成效看,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取得历史性、开创性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在这一重要思想指引下,全面从严治党从中央八项规定破题,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解决了诸多难题,办成了许多大事,显著增强了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障。从世界影响看,为全球政治文明贡献了中国智慧。这一重要思想引领中国共产党之治开创新局面,推动中国之治呈现新气象,打破西方政治制度迷思,为全球化时代世界政治文明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主张和中国方案,提升了党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引领力,让世界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之治和中国之治的独特魅力和显著优势。
党校始终不变的初心就是为党育才、为党献策。要深刻领会这一重要思想的重要贡献,始终坚持党校姓党,把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责任,深耕红色学府责任田,将这一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到坚守党校初心的各方面全过程。
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的深刻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内涵深邃、内容丰富,逻辑架构严密,构成了一个系统完备、各部分相互联系且有机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为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指明了方向。
在根本原则上,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新时代新征程,要健全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完善各项落实机制和领导体制,确保党的领导全面覆盖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环节,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根本政治保证。在价值取向上,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脱贫攻坚、改善民生等实践,充分彰显了党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价值追求,体现了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奋斗目标的有机统一。在总体布局上,要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科学部署。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确保党的建设始终沿着正确方向推进,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在成功实践上,要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自我革命是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是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要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提升党的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党校是党的宝贵家业,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要坚守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党校初心,以基本培训为抓手,着力在讲全讲准讲深讲透这一重要思想上下功夫,加强对这一重要思想的研究宣传阐释,在培养造就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执政骨干队伍上积极作为,在努力当好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生力军上主动担当。
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上精准定位、狠抓落实。科学理论唯有深入人心、落地生根,才能转化为推动事业发展的磅礴力量。党校作为培养党员领导干部的主阵地、主渠道,必须胸怀“国之大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把准职能定位,奋力担当作为,以忠诚担当的实际行动彰显对党的绝对忠诚。
一方面,要聚焦“课比天大”,迅速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优化教学课程体系。结合不同班次特点和学制安排,进一步充实和优化专题课程,使教学内容精准适配学员需求。强化教学内容融合。将这一重要思想有机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学、党性教育的各个专题,构建起逻辑严密、系统全面的系列教学课程,让学员在全方位学习中深化理解、提升认识。加强实操课程建设。聚焦云南在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边疆治理、基层治理等关键领域的实践,优化开发案例教学、现场教学课程,让学员在实践场景中提升理论联系实际、推动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任务的能力素养。
另一方面,要聚焦“科研支撑”,加强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的研究、宣传、阐释。以课题牵引,加强研究阐释。统筹研究资源,组织申报高层次课题,做好这一重要思想学理化阐释、学术化表达、体系化构建工作。针对普遍关注的党的建设热点难点问题,组织教研人员撰写理论文章,及时解疑释惑、凝聚思想共识。以实践破题,积极建言献策。充分发挥党校智库作用,结合云南地域特色和发展实际,重点聚焦边疆党建长廊建设、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等现实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努力把情况摸清、问题找准、对策提实,更好服务中心工作。以平台赋能,强化宣传推介。积极搭建学术交流平台,组织召开全省党校系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专题研讨会。用好理论宣讲平台,组织教研人员深入基层、机关、农村、学校开展宣讲活动。发挥面向南亚东南亚政党干部培训基地优势,与南亚东南亚国家持续开展交流互访、学术研讨等工作,持续讲好云南故事、中国故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尤其是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的故事。
来源:《学习时报》 党校(行政学院)通讯版面 2025年4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