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是中国通往东南亚、南亚的窗口和门户,地处中国与东南亚、南亚三大区域的接合部,与缅甸、越南、老挝三国接壤,与泰国和柬埔寨通过澜沧江—湄公河相连,并与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孟加拉国等国邻近,是我国毗邻周边国家最多的省份之一。近年来,云南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以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统揽对外开放工作,加快同周边国家互联互通国际大通道建设步伐。2024 年云南两会报道:云南对外开放合作打开新局面,务实推进面向印度洋国际陆海大通道建设,成为我国联通中南半岛及环印度洋地区的铁路大动脉,智慧口岸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加快推进承接产业转移园区和沿边产业园区建设。
一、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中云南具有独特地位
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云南,高度重视云南在国家发展战略和发展大局中的地位,要求云南努力建设成为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主动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云南按照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积极担负联通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大市场的职责,加快大通道建设,对接落实 RCEP 规则,深度拓展融入RCEP 大市场,与各邻近国家建立互利共赢合作关系,努力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推进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基于良好的地理位置、交通通信条件,以及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云南共有28个口岸,尤其是2024年1月21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勐满公路口岸对外开放,勐满公路口岸位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是我国通往老挝等东南亚国家的重要通道,开通勐满口岸说明我国对中南半岛的开放和通道建设呈现持续发展扩大发展态势。
2023年云南全省口岸进出口货值2242亿元,同比增长8.7%;进出口货运量3903.6万吨,同比增长32.2%;出入境人员1428.4万人次,同比增长890%;出入境交通工具248.1万辆(架、列、艘)次,同比增长168.1%。磨憨铁路口岸成为我国对东盟的第一大铁路口岸。
二、构建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强力支撑辐射中心建设
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对辐射中心建设具有强大的影响力。目前,云南公路、铁路、航空和水运网络日趋完善,初步形成通往东南亚、南亚、东亚国家的三条便捷的国际大通道。一是西路通道,沿滇缅(昆畹)公路、中印(史迪威)公路和昆明至大理的铁路西进,有瑞丽、畹町、清水河、猴桥等多个出境口岸,可分别到达缅甸密支那、八莫、腊戍等地,并直达仰光;还可经密支那到印度雷多,与印度交通网连接后通往孟加拉国的达卡、吉大港和印度的加尔各答港。泛亚铁路西线中缅通道境内段大瑞铁路加快推进,大临铁路已开通运行。二是中路通道,由澜沧江—湄公河航运、昆明至打洛公路、昆明至曼谷公路和西双版纳机场构成,拥有磨憨、打洛、景洪等口岸,通往缅甸、老挝、泰国并延伸至马来西亚和新加坡。2008年3月21日,昆明至曼谷国际大通道中国路段全线贯通;2021年12月2日,泛亚铁路中线中老铁路(昆明至万象)建成通车,从昆明至景洪仅需3小时左右,至老挝万象10小时左右。从昆明通往老挝、越南和缅甸的高速公路境内段已全线贯通,境外段中老高速万荣至万象段已建成通车。三是东路通道,以现有滇越铁路、昆河公路及待开发的红河水运为基础,拥有河口、天保等口岸,通往越南河内、海防及其南部各地。2009年11月1日,中越双方联合设计建造的中越红河公路大桥正式通车,该桥与新河高速、蒙新高速相连接。红河公路大桥与中越铁路大桥、南溪河公路大桥一起构成连接中越两国交通网络的重要枢纽。泛亚铁路东线中越通道境内段全线建成通车,境外段实现米轨直通、准米轨换装联运。
交通网络建设极大提高了对外经贸人员的交流,对关联市场产生辐射带动。以中老铁路为例,通车两年来,联动国内外大市场,成为有力支撑新发展格局中国内大循环与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纽带。中老铁路开通运营至2023年底,累计开行国际货运列车7773列,货运量达 634.3万吨;累计发送旅客超2500万人次、运输货物超3000万吨,创新开行“沪滇·澜湄线”“澜湄蓉渝欧快线”“中欧+澜湄线”国际货运班列,运输范围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12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成为我国联通中南半岛及环印度洋地区的铁路大动脉。对老挝进出口贸易额从2015年的8.79亿美元,增长到2023年的19.58亿美元,进口货物包括矿砂、矿渣及矿灰,橡胶及其制品,谷物,木及木制品、炭,制粉工业产品,含油子仁及果实,果仁等,向老挝出口电机、电气设备,录音机及放声机,锅炉、机器、机械器具,肥料,钢铁制品等,通道经济的发展和人流物流资金流的增长极大带动了老挝的生产和经济发展。
三、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进辐射中心建设再上台阶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要稳步推进制度型开放,要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等。云南在推进辐射中心建设中将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作为重要抓手。省委书记王宁在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闭幕式上指出,必须坚定不移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做特做强资源经济,做大做实园区经济,做优做活口岸经济。
要积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在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中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就要抓住重点,系统发力。
一是把握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核心,紧盯制度型开放,为辐射中心建设打通内外机制。积极探索国际及区域国别贸易规则,提升主体地位。对内要形成省际协商合作机制,加强省级间的关务、银行、进出口业务等沟通协作,制定订舱、贸易、供应链、金融等操作规范。通过设立“铁路快通”模式、“陆海链”数字金融业务等,研究制定铁路提单规则流程,支持铁路提单,拓展国际多式联运单证的应用范围,降低贸易交易成本。对外要加强对RCEP规则的研究,要提升探索贸易规则和参与执行贸易规则的能力。“一国一策”深化同周边国家经贸合作。推进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推动各类开放平台政策叠加、联动发展。深挖RCEP项下货物和服务贸易潜力,持续创建国家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创新跨境电商“展仓播”一体化发展模式。加强与老挝、缅甸、孟加拉国等国家在通关、原产地证书联网核查、认证认可、标准计量等方面的合作,开展跨境贸易便利化试点,积极争取在磨憨经开区开展矿产品检验、保税、混配矿、国际交易结算等先行先试政策,提高大宗散货通关效能。
二是深度服务和融入中国—东盟产业链,把握互补性原则,有序有效承接产业转移。当前,国际经济复苏乏力,加固产业链夯实经济实力强大竞争力,受到各国高度重视,全球呈现产业链重构和区域化本土化趋势,全球初步呈现三大区域产业链。同时,呈现本土化,产业链向技术先进、综合实力强的发达国家回流。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宣布中国支持高质量建设“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云南作为“一带一路”上“中国-中南半岛走廊”和“孟中印缅走廊”两大走廊上的关键枢纽,深入研究和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沿线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加大产能合作共建,有利于深度嵌入全球产业分工并维护地区经贸关系稳定。云南与东盟国家之间有紧密的产业关系,存在产业互补性,承接产业转移项目选择中要突出差异性合作、错位式发展,在上游和中游的黑色和有色金属冶炼,化工原料和中间产品,新材料、新能源等方面为东盟市场提供产品,获取技术梯度差利益,为区域产业合作提供基础。承接模式方面要推广托管、飞地、园中园等跨区域合作模式,推动标志性产业链建设。
三是进一步完善多式联运基础设施网络,持续畅通大通道带动大物流。搭建面向印度洋国际陆海大通道实体化运营和组织中心,推进中老泰引领示范通道和中缅通道建设,向西推动猴桥—密支那铁路建设,积极推动缅方升级改造密支那—仰光的铁路运输效能;中线加快塔拉能换装站各方利益的达成,尽快实现常态化运营;向南将泰国拉廊港作为通往环印度洋地区的备用港口,积极谋划参与开发投资建设。配合国家做好中越跨境标准轨铁路联通,打造智慧口岸云南标准,推动跨境多式联运常态化运行,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提速昆明国际陆港建设,构建“双核两翼”集疏运体系。申建新一批国家物流枢纽和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推进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创建,争取国家A级物流企业超150户,现代物流业总收入增长8%。
四是依托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提高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建立国内外长期、稳定的市场体系。对内加强与上海、四川、重庆、深圳、西安等目标省(市)的合作,聚焦产业链关键环节或配套环节,深耕“长三角经济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针对有资源整合意图、有业务转出意向或在外投资新建生产线等企业重点开展招商行动;加强沪滇产业园区和科技平台等合作共建;形成云南亟须承接的产业转移需求目录,为招商引资和企业投资指明方向。创建好昆明经开区(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与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产业转移示范区。建立面向南亚东南亚市场的供应链资源配置体系,为建设大通道提供强有力的货源保障,努力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国际物流中心”。对外加强与周边国家的联动合作。依托与周边国家资源互补,加强产业链互补互扣。积极推广“双国双园”等模式,建设一批加工贸易、转口贸易基地,大力发展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等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共建安全稳定的长效市场体系。
*作者系中共云南省委党校(云南行政学院)副校(院)长。
(来源:《创造》2024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