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沧源县边境村老支书们的回信精神,扎实推进边疆民族地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既是殷殷嘱托,也是发展之需,更是民之所盼。重温习近平总书记给沧源县边境村老支书们的回信精神,要强化对“边民富、边疆稳”的战略意义认识,增强“继续抓好乡村振兴、兴边富民,促进各族群众共同富裕,促进边疆繁荣稳定”的使命感、责任感。党的二十大全面部署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明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地区差异较大,我们要进一步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精神统一思想、鼓舞斗志、凝聚力量,扎实推进边疆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建设。
勇担政治使命,做好人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边疆民族地区推进现代化建设制约因素很多,归结起来首要因素就是“人”的因素,需要大力推进人的现代化。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解放生产力,关键在于调动人的积极性,发展生产力关键要靠人。省委、省政府从“创新驱动引领作用不够明显,教育、科技、人才战略支撑不足”和“一些地方和部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仍然突出,一些领域腐败问题时有发生”等方面找出了云南推进现代化建设“人”的制约因素。如何破解既需要顺向思维,也需要逆向思维。省委大抓作风革命、效能革命是很关键的一招,落细落小,久久为功,必出成效。人的现代化,一靠理念,关键是解放思想;二靠政策,提供可预知的保障;三靠机制,让各种创新势能涌流;四要营造清朗的环境,激发人的内生动力;五要抓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培养高科技人才。
勇担发展使命,做实产业现代化。发展是边疆民族地区解决一切问题的金钥匙。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云南并发表重要讲话,为云南确定了新坐标、明确了新定位、赋予了新使命。立足新发展阶段实际,省委、省政府制定了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提出实施“3815”战略发展目标。目前,云南仍是后发展和欠发达地区,实现共同富裕还存在着产业规模小、科技含量低、产业链短、经济效益低、经济收入少等短板和弱项,具体表现为,一方面产业基础较为薄弱,产业链供应链运行不畅,新兴产业占比低;另一方面市场化程度较低,市场主体总量不大、质量不高、韧性不强,营商环境仍需优化等。因此,做好产业现代化,关键要在比较优势中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一要把准资源优势,着眼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建体系、扩体系;二要保持战略定力,立足发展实体经济建设产业链、延展产业链、强化产业链;三要统筹传统产业、优势产业、新兴产业、数字产业、未来产业,确保实现共同富裕有充足的产业支撑。
勇担安全使命,抓好强边固防工作。边疆民族地区处在维护国家领土安全工作一线,民族问题、宗教问题、边境问题相互交织,面临各种风险挑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守护好神圣国土”的嘱托,以“建设美丽家园”为根基,发挥边境地区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强边固防优势,以“维护好民族团结”为纽带,处理好边境双边民族问题。加强学习培训,建设智慧边海防,增强边境干部群众强边固防的反应能力,有效遏制网络、意识形态等领域的风险挑战。筑牢国家安全人民防线,更好地守人民之心、保江山永固。
[作者系中共云南省委党校(云南行政学院)教授]
来源: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