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静:自我革命是党永葆青春活力的强大支撑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十个方面的历史经验,“坚持自我革命”是其中之一。自我革命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过程,旨在清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使党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一、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品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从不讳疾忌医,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具有极强的自我修复能力。”

中国共产党勇于自我革命,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没有自己的私利私心,因革命而生、为革命而兴。

中国共产党勇于自我革命,是由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决定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

中国共产党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百年奋斗历程的经验结晶。在百年的风雨沧桑中,在革命、建设、改革、新时代的伟大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都用实际行动坚守勇于自我革命的品格,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不断进行自我革命。

中国共产党勇于自我革命,是由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决定的。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二、不断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永葆青春活力的基本方法

自我革命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实现自我修复。人们对真理和客观事物的认识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在一个个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反复认识,不断修正错误,才能最终认识真理。党的自我革命内蕴着“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崇高追求。自我革命就是反思纠偏,自我净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必须坚持真理、修正错误。

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对的就要坚持到底,错的就要坚决改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对自己的错误所抱的态度,是衡量这个党是否真正履行对人民群众所负责任的一个最重要最可靠的尺度。我们党对自己包括领袖人物的失误和错误历来采取郑重的态度,一是敢于承认,二是正确分析,三是坚决纠正,从而使失误和错误连同党的成功经验一起成为宝贵的历史教材。”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是党在长期奋斗历程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

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做到“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是因为党没有自身的特殊利益,胸怀开阔、光明磊落。不谋私利才能谋根本、谋大利,才能从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出发,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检视自己;才能不掩饰缺点、不回避问题、不文过饰非,有缺点克服缺点,有问题解决问题,有错误承认并纠正错误。

自我革命是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实现自我完善。勇于和善于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中国共产党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作风。延安整风运动开启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使中国共产党开始掌握马克思主义客观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方法。

批评和自我批评必须坚持实事求是,讲党性不讲私情、讲真理不讲面子,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要求,以党章为镜,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正衣冠,站在群众的角度,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洗洗脸,洗出不干净的东西,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以治病救人为目的,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努力创新、求变,实现自我发展。创新是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源泉。创新就要革故鼎新,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突破陈旧的思维观念、改变过去落后的价值观和一切不当做法,突破习惯势力的阻挠和束缚,以勇于探索、开拓进取的精神状态不断实现自我革命。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证明,党敢于立足实际走自己的路,不断打破僵化的教条、顽固的思想偏见和习惯势力的束缚,走新路,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历经考验磨难无往而不胜,不断进行自我革命,不断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进行自我革命,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发展的世界奇迹”,为人类社会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三、中国共产党在不断自我革命中淬炼成百年大党

中国共产党在自我革命中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在怎样学习实践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重大的基本问题上,大体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是教条主义的态度,一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中国共产党在经历了与“左”倾和右倾教条主义的斗争之后,中国共产党以实事求是的态度、以自我革命的精神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

毛泽东思想带领人民在进取中突破,于挫折中奋起。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问题是中国向何处去?中国是发展资本主义还是走社会主义道路?怎样进入社会主义等等问题?这些问题困扰着中国人民,毛泽东思想解决了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解决了中国人民“站起来”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宣告,中国人民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也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带领人民在自我革命中不断淬炼。“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党和国家实现伟大历史转折,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理论解决好这个问题,带领中国人民开启“富起来”的成功实践。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国内外形势和党的历史方位的新变化,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形成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关系到中国未来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深化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继续推进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二十一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

黄静,中共云南省委党校(云南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教授

来源: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

(编辑:任成斗)